pic

新闻资讯


机制砂与江砂或河砂在建筑工程中有什么不同要求?

基本上没有区别,机制砂的颗粒形状比河砂有更多的棱角,与水泥浆的粘结能力更好,但是对于泵送混凝土却不利。 机制砂主要检测石粉含量,河砂检测含泥量,其他的检测指标基本相同。 砂作为地材,一般采用就地取材,只要压碎值符合要求,级配没有太大问题,石粉含量不超标就可以使用。河砂越来越少,机制砂以前高铁上不让用,现在都列入规范了,将来机制砂会用的更加广泛。 扩展资料: 河砂与机制砂使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各项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混凝土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而砂作为混凝土生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混凝土的性能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的砂的种类主要有河砂与机制砂,河砂作为一种资源,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流域范围内,随着大量无节制的开采,目前天然河砂的利用普遍面临着开采难度大,河砂采购成本投入较大,资源不断减少的问题,这些都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此外,由于部分河砂由于含泥量较高,质量较差,反而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及稳定性。面对河砂资源匮乏,价格较高以及质量控制困难的情况,寻找其替代材料成为混凝土用砂的研究重点。 在混凝土中针对河砂替代的应用较多的主要是机制砂。机制砂是指经过碎石机械破碎加工以及筛分处理,得到的粒径在5.00mm以下的碎石微粒。

20

2023

/

09

江砂的控制开采与合理利用

一、河道概况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上起宜昌,下迄河口,全长1893km,流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6省、直辖市。沿江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水资源丰富,是长江流域的精华地带,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长江出三峡后,进入中下游平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受区域地貌及地质构造控制,属冲积平原河流。宜昌至湖口为长江中游冲积平原,地处新构造沉降带,地势低,地面坡度小,水流平缓,并与众多湖泊相连。湖口以下两岸地貌形态为沿江冲、湖积平原,并有大小湖泊水域分布。   长江中下游河道岸坡按物质组成可分为基岩(砾)质岸坡、砂质岸坡和土质岸坡,以砂质岸坡和土质岸坡为主。河床组成沿程变化总的趋势是由粗变细。宜昌至枝城段主要由细砂、中砂和砂卵石组成。上荆江河床为中砂和卵石,下荆江河床为细砂。城陵矶以下河床基本为细砂组成。长江口床沙为极细砂和粉土。河道平面形态由微弯单一型、蜿蜒型和分汊型河段组成,以分汊型河道为主。   长江是一条含沙量较小但输沙量较大的河流。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长江宜昌以上的干支流及中下游两岸支流、湖泊等水系的入汇。*部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处于非饱和状态时,水流将从河床获取泥沙并输往下游。据统计,宜昌站和大通站多年平均年输沙量分别为5.01亿t和4.33亿t。1990年以来受干支流兴修水库和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等多方面影响,宜昌和大通站年平均输沙量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有所减小。   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宜昌至大通段大于0.1mm的悬移质泥沙年沉积量约为2580万t,沙质推移质平均年沉积量为270万t。大于0.1mm的悬移质泥沙通过大通断面每年约3000万t。三峡工程2003年6月初期蓄水运用后,宜昌至大通河段大于0.1mm的泥沙变化受水库运用年限、河床组成影响较大。水库运用初期(11~20年)仅武汉至大通段略有淤积,年均约2000万t。随着河段冲淤的趋向平衡,河段大于0.1mm的泥沙每年进入大通以下河段的数量与建库前接近。这些泥沙为长江采砂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泥沙资源。

12

2021

/

11

控制开采江砂的必要性

1。维护河势稳定的需要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在长期演变过程中,通过挟沙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河床形态。大规模无序的非法采砂破坏了河床形态及河道整治工程,改变了局部河段泥沙输移的平衡,引起河势的局部变化和岸线的崩退,对局部河段的河势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   2。防洪安全的需要   长江中下游是长江防洪治理的重点,堤防是长江中下游的古老、基本的防洪设施。由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均是修建在第四纪冲积平原上,且堤防修筑多是逐次分阶段加培而成,堤身土质接合不良,造成堤身质量差、土质复杂,目前仍有很多堤防断面未达标。   滥采乱挖江砂必将对原本比较薄弱的堤防工程带来更加不利的影响,其对防洪安全可能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临近江堤开采江砂使深泓贴岸,堤身相对高度加大,岸坡变陡,极易引起堤岸崩坍,危及堤防安全;临近江堤开采江砂,使堤基透水层外露,造成汛期高水位时容易出现翻沙鼓水险情;靠近涵闸、泵站、护岸工程等水利工程附近开采江砂,严重威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3。保障通航安全的需要   长江是我国内河航运发达的河流,是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之间以及出海的水上大通道,被称为黄金水道。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则是这条黄金水道的黄金段。保障其通航安全,对促进沿江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滥采乱挖对长江通航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挤占主航道,易发海损事故;引起河势变化,恶化航道水域和港口运行条件;采砂船打失航标,占据锚地,干扰助航设施的正常运用,影响航道正常维护。

09

2021

/

11

< 12 >